速讀筆記-《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Overcomplicated》

速讀筆記-《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Overcomplicated》

基本資料

書名:

作者:Samuel Arbesman

bio from amazon

Samuel Arbesman 是 Lux Capital 的駐場科學家,該公司是一家科學技術風險投資公司。他同時也是科羅拉多大學矽平原法律、技術與創業中心的高級研究員,以及長期現在基金會的研究員。他關於科學、數學和技術的寫作曾刊登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連線》雜誌。Arbesman 的第一本書《事實的半衰期》探討了知識隨時間的變化。他與妻子和孩子居住在堪薩斯城。

什麼是生物學思維

生物學思維,是研究生物的學者專家的一套方法論。

可以從相對的「物理學的思維」來側面解釋。

物理學的思維

是試圖從複雜的世界中,找出事物的規律;

這種思考方式,是要把複雜簡單化、具體抽象化。

去掉不重要的小細節,建立可以解釋的模組,找出背後的原理。

生物學的思維

和物理學的思維相反,不追求簡單化,而是把細節記錄下來;

這種觀點,是擁抱不完整、不完美;

接受規律之外的隨機性,包容無法歸類的「例外」與「雜項」。

兩種思維方式的不同表現

物理學思維是要從複雜中,找出規律、公式,把問題簡單化;

然後再用得到的簡單公式,去解決類似的問題。

而生物學思維的工作方式,是專注於細節,包容了意外和例外,保有彈性;

不追求簡化到極緻,而在現有的系統上修修補補,讓它「醜醜」的運行。

結論

理解生物學的思維,可以幫助我們,用一個整體性、開放性的角度看世界。

💡
關鍵字

複雜系統, 對複雜的恐懼與信仰, 恐懼和崇敬中間, 物理學思維錘鍊的生物學思維, 龐雜(complicated)和複雜(complex), 抽象性與複雜性, 雜項, 不完美, 記錄不理解的部份, 多樣性, 容忍度, 生物系統的時間維度, 細節與抽象, 意外, 隨機, 主動, 修修補補

參考

作者的其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