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
❓
📜
你看時鐘也好,不看也罷,只要事先調好鬧鈴,時間一到它響了,你起床就好。試著放掉這個會讓你陷入緊張的動作,夜裡別一直看時鐘或手機顯示的時間,最好不要將手機帶進臥室,而是專注地感受身體與床鋪接觸時的感覺,反而是培養睡眠的最適切狀態。 …… 請記得,不必去追求睡眠,而是讓睡眠自己來找你。 —《正念減壓的訓練》
▌我的經驗
我現在也是打算這樣做,不過不太一樣;
原本我的鬧鐘都是訂早上四點起床,但我通常三點多如果醒來就不敢再睡了,怕會睡過頭;而一、兩點起床的話,看看時間還夠,就會再回去睡。
最近,只要第一次醒來,自然的醒來,不管是幾點,都會直接起床;不過我還是會看一下時間,如果是睡超過 3 個小時以上,也就是 2 個睡眠周期以上,就會起床;如果只是因為被尿醒,才睡 1、2 個小時,就會再繼續睡。
也就是睡到自然醒,然後起床。
通常如果我九點左右睡,大約 1、2 點就會起床,接著去跑步,然後回來洗個澡、寫寫筆記,這時大約 5、6 點,再回去睡 1 到 3 個小時不等。
這其實是分段睡眠了。
這樣做最重要的好處,是「睡到自然醒」,如果不被打擾,自然而然的起床,是最好、最有效、最舒服的。
第一段的睡眠,和第二段 ( 跑步完、寫作完 ) 的睡眠,都是自然醒的。理論上是完全發揮睡眠的效果。
我自己的感覺,是以前睡覺的時候,通常都會起來至少一到兩次,而一些講睡眠的書,都說每一個睡眠周期中,深淺睡眠模式佔比都是不同的,越接近天亮,越淺眠。
古代人據說是睡兩段式的,因為那個時代沒有燈,所以早睡,夜實在是太長了,所以半夜醒來一次,會做些事情,然後再回去睡;這也是守夜人的由來。
現在我做得,其實某種程度上,是仿古吧。
總計兩次睡眠,至少也有六個小時;其實和我以前四點起床,總睡眠時間是差不多的。
只是到目前為止,還沒試超過十天吧,目前覺得 OK 沒有什麼大問題;現在還在調適,怎麼樣做才最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