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曾是個小孩,和其他任何小孩一樣,都應得到關愛。小時候,你會把自己當做一個小孩看待嗎?(顯然會。)是不是期待把最好的都留給這個小孩呢?(顯然是的。) 現在其實也一樣你和其他任何人一樣都是個正常的人類,和其他任何人一樣都渴求享受幸福、愛和智慧。 —《像佛陀一樣快樂》
這是一種有效的關愛自己的技巧。
人對幼童有更大的包容
關心自己,就像關懷看到的小朋友一樣。
看到路邊的小朋友,不論認識與否,心中都會溫暖,然後會主動關心他。
只要這個小朋友感到不舒服、受傷或有需要,我們都會迅速走到他的身邊,想辦法幫助他。
這是一種本能的人類本性,對小孩、寵物還是其他幼兒,我們都會展現更多包容心和關愛。
轉化成對自己的關愛
這種情感也可以運用到自己身上,想像自己是小孩。
可以更自然地產生對自己關懷和保護的感覺。
先從回憶開始
怎麼做呢?
首先,透過想像看到朋友的小孩,感受對他們的喜愛、可愛和關心。
先想像出過去曾有的場景,回憶過去那種溫暖的感覺。
轉換對像投射
然後將這些情感投射到自己身上,把想像中的小孩換成自己。
就能很自然的,對自己產生關愛感了。
其它類似參考與補充
這個轉化技巧,是學習《複原力》一書中的,增強正向情緒的技巧。
剛好這本書也提到,「關懷」也是一項重要的復原力,能幫助自己更快從挫折恢復。
問題
為什麼人類對幼童、小貓、小動物沒有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