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直在尋找某些東西能夠聊以自慰,能夠激勵自己開始新的一天,能夠在這個時常醜陋的世界裡找到一絲一縷的自豪感……有時候像整理床鋪這樣簡單的運動也可以給人鼓舞,讓你帶著期盼去迎接新的一天,同時也給人帶來滿足感,從而順利地結束這一天。 —《Make Your Bed 疊被子:海軍上將的人生攻堅》
之前寫過一篇起床整理床鋪的好處,重讀了一篇原書,又有新的感想,重新記錄下來。
有什麼,是起床後,可以成為激勵自己的第一件事呢?
當整理床鋪成為習慣
整理床鋪倒底有沒有用
對有些人來說有用、有些人則無。
差別可能在是否養成了習慣。
當某種行為成為習慣之後,不去做就會全身不對勁。
一個小勝利的啟發
小勝利是一種概念,是形容一個小小的、有意義的成功里程碑。
這個小小的成功里程碑,能讓人更有信心和動力。
每天早晨,當你完成了整理床鋪這件小事,它就成為了一個小勝利;
一個提醒你,今天,至少、已經做對了一件事情。
這種小勝利讓你覺得自己有一種依靠,一種背後的支持力量。
我的經驗
我的床比較小,沒有空間好好折棉被,整理床鋪對我而言並不那麼有效。
但我有另外一個習慣,那就是早上起床後馬上去慢跑。
我發現,慢跑對我來說是一種習慣,一種給我力量和成就感的來源。
慢跑與日常成就
每天早上的慢跑,就像整理床鋪一樣,可以成為一天中的小勝利;
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激勵自己的好方法。
完成它,讓我感到至少我在某件事上成功了。
讓小勝利成為定錨
所謂的定錨,就是讓自己的行為不會離中心太遠。
一個小勝利、小成就,也許可以在自我否定、沉輪的時候,拉自己一把,告訴自己其實自己沒有那麼糟。
理論是這樣,實際上要怎麼做呢?
我想試著用「信解行證」的方式看看。
信:相信一早的小勝利會帶來一天的信心和能量。
解:理解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行:每天一早都達到小勝利。
證:真的達成,用小勝利帶來一天的能量。
帶入我自己慢跑的情境來看,如果慢跑能帶來一天的能量:
信解行證—慢跑帶來一整天的能量
信:相信晨跑能帶來一整天需要的能量
解:用科學實證理解
行:每天執行晨跑
證:證明晨跑的信仰
我發現這四樣,我都可以寫出一點東西出來,但缺少的是不斷的反省和改進。
也就是說,執行一段時間之後,要回頭再想想。
就目前來看,我幾乎是每天晨跑不間斷,在「行」的這一部份,執行的很好了。
但在理解層面上,沒有什麼精進。
所以,要再加強閱讀慢跑和精力的文章。
那麼「信」這部份呢?要每天催眠自己嗎?
還是靠閱讀增加信心?
這個部份我還不知道怎麼做。
「證」的部份,其實就是前三者的相互作用;
每天都在做的寫文章、閱讀、晨跑,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就是「證」。
加強上面的信解行證,也就是讓慢跑成為習慣和日常;
再把這個習慣,放在起床的第一順位,接下來就是串連下一個要培養的習慣了。
是寫作?力量訓練?還是接下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