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路寫作與評論的反思

image

來源不明的資料引用要小心

最近網上有一篇很紅的,描寫村上春樹夫妻的文章。

文章作者依賴的是來自對岸的資料,即來源不夠明確可靠。

因此,文章內容多半基於道聽途說,缺乏嚴謹查證,結果遭到眾人批評。

這件事讓我深刻體會到,寫作時必須明確指出資料來源。

雖不需如學術論文般詳細到章節頁碼,但至少應指明書籍來源。

我也認為,網路文章往往不是可靠的信息來源,不應盲目依賴其內容。

怎麼樣面對批評

另一個引人深思的點在於,當作者面對他人的批評和指正時,選擇了直接反擊。

這種公關處理我覺得不好。

若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撐自己的立場,只能加深其他人的負面印象。

我認為,面對批評時,最佳的做法是表達感謝,然後根據批評來調整和改善文章。

這樣做通常能迅速平息爭議。

無需對每一條批評進行反駁,因為這往往只會引起更多的爭論。

就如俗語所說:「爭吵中沒有贏家」。

在辯論中,雙方只會更堅定自己的立場。

然後呢?

我想,不確定的資料,可以引用嗎?

在引用資料後面加上來源,或是指明這是不確定真假的資料;

這樣的備註,可行嗎?

或是說,根本不用這類的資料?

💡
村上春樹 文章 批評 資料來源 道聽途說 公關 回應 理性辯駁 批評處理 改善溝通 不明確信息 查證 缺乏 誤解 指教 公開反應 弱勢 難看 感謝 修改 爭議 平息 爭吵 意見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