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佗在出生的時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了一句很狂的話: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因應當時印度外道盛行的環境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68603
這句巴利語 "aggō hamasmi lōkassa, jeṭṭō hamasmi lōkassa, seṭṭhō hamasmi lōkassa, ayamantimā jāti, natthidāni punabbhavo" 是佛教的一段重要經文,其意思大致如下:
- "aggō hamasmi lōkassa" 意為 "我是世間的首先"。
- "jeṭṭō hamasmi lōkassa" 意為 "我是世間的最上"。
- "seṭṭhō hamasmi lōkassa" 意為 "我是世間的最高"。
- "ayamantimā jāti" 意為 "這是最後的生"。
- "natthidāni punabbhavo" 意為 "現在不再有再次的生存(或輪迴)"。
這段經文通常被理解為表達了佛陀對於自己覺悟狀態的認識,以及他對於輪迴(薩ṃsāra)結束的確信。這裡的“最後的生”和“不再有再次的生存”指的是佛陀已經達到涅槃,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
將巴利語的 "aggō hamasmi lōkassa, jeṭṭō hamasmi lōkassa, seṭṭhō hamasmi lōkassa, ayamantimā jāti, natthidāni punabbhavo" 翻譯為中文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確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和爭議性。
原文中的 "aggō" (首先)、"jeṭṭō" (最上) 和 "seṭṭhō" (最高) 表示佛陀在覺悟方面的絕對地位。這些詞語反映了佛陀在達到完全覺悟後的狀態,即他在精神和覺悟方面達到了人類的最高境界。然而,這種表達方式並不是出於自大或優越感,而是一種對於覺悟狀態本質的宣言。
而「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種翻譯,可能會被理解為帶有某種自我中心或自大的意味。這與佛教的教義中關於謙遜、無我和慈悲的重要性相悖。因此,雖然這種翻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原文的意義,但它可能不完全捕捉到佛教教義的精髓和佛陀覺悟狀態的本質。
大致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當作是傳說、比喻;另一種是不按字面作一般解釋。
不過是什麼意思,只要能在人生中有指導意義就好了。
目前看到、想到的例子,大部份都是圍繞在「唯我獨尊」這四個字;
也就是強烈的個人主義、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