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彰顯的用心更加珍貴

不求彰顯的用心更加珍貴。

禪道所倡導的待客之道,意味著關注到肉眼所不能察的細微之處,並將這些細微之處所能體現出的對客人的關懷不著痕跡地反映到言行舉止中去。

待客之道最為關鍵的地方:盡在不言中。

不聲不響而又不著痕跡地將這份待客之心展現出來,對方也會很快在不言中感受到主人的心意,以一句簡短的“多謝您的用心”來表達自己的感謝,這就是“招待”的規矩。 —《禪與明智行動的藝術》

細節中的心意

把對人的心意隱藏在細節中;

當我做某件事情時,不會明說,但我會在細節裡表現出來。

這樣對其他人真的有用嗎?

我的這種做法是否有意義呢?

或許,我應該這樣想:

做這件事情不是為了討好誰,或對某人好;

而是說,專注於細節,其實不是針對特定的個人。

是要對我的整個群體客人好。

比方說,我把杯子擦得乾淨,底部都沒有水跡;

這樣的做法不單是針對今天的客人,而是對以後每一天的客人。

當我把杯子給別人時,底部都是乾淨的,這種心意也許不是每個客人都會察覺。

你可能做這件事十次,只有一個人發現你的用心。

那麼,其他九次是不是浪費了呢?

我覺得不應該這樣想。

我不是為了討好某個人,而是我自己定下的規矩:

我的杯子就是要這樣擦,態度就是要這樣。

其實,我是為了我自己,為了自己的規矩,而不是為了某人。

把待客之道藏在細節裡,其實是對自己的負責,而不只是對客人的貼心。

自我負責的精神

其實,我們只要對自己負責就好了。我們也應該對自己貼心。

也就是說,我現在是在訓練自己擁有細緻服務的精神,我追求的是這種精神,而不是要把這件事情傳達給誰。

所以,專注於細節,不是為了每一個人,而是為了自己。

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把對待客人當作目標,讓客人感到愉悅,那麼這個路徑、這個方法,就是達到目標的途徑。

其實,真正對自己有期望、想要讓自己更好的人,會專注在過程而不是目標。

也就是說,當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我會暫時忘掉我是為了什麼,而是專心於眼前的工作。

這也是「把服務的精神埋藏在細節中」這句話所延伸出來的想法。

其實,對自己負責,真正重要的是精益求精,在過程中,而不是目的。

我們應該追求不斷細緻的服務,把這種貼心、細緻的工作精神當作是一種不斷磨練的過程,而不是僅為了遠方的目標。

正念與專注於當下

正念的想法很類似,要全心全意關注於當下。

當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你的身心都應該集中在當下。

忘掉這件事情是為了什麼。

比方說,洗碗時,不要只想著要把碗洗乾淨給客人,而是要專注於洗碗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這種正面的方式,專注於過程和你在當下所做的事情,就是服務的精神,也是書上所提到的「把貼心的服務藏在細節中,而不讓客人知道」的背後精神。

其實,這就是終極的專注於當下,暫時忘卻了未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