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呼氣的時候數「一」,在心中默念一,吸氣的時候不管;
再來吐氣的時候數「二」,接著每次吐氣的時候繼續數下去「三」、「四」、「五」。
一直數到「十」,然後再從「一」開始。
這是我一開始學的,也是現在還在練習的呼吸方法。
為什麼要數息
我是怎麼開始的
我一開始是像跑步時的 3:2 呼吸法一樣,有規律的去記。
後來再看了一次書,才發現不要控制呼吸,要像個局外人一樣觀察。
然後發現這樣好難。
看到聖嚴法師的說法後,現在練習在吐氣的時候數,
這樣的好處是比較放鬆,比較沒有那麼用力。
現在調整呼吸的力道,讓意識不要那麼用力去做。
體會讓呼吸成自然,輕輕的來去,這很難,因為一但自己在呼吸,就會忍不住用力。
這好像是主管看不過去下屬工作,然後一把搶過來,以為自己能做得更好,結果卻是磕磕絆絆。
除了三二,還有一一、四三、四四等等,主要是看習慣吧。
心流的條件是有點難度的挑戰
這和入定是否是一樣的東西?
我現在都在工作時候用數息的呼吸法,還沒有這種體驗
呼吸能控制交感神經
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系統 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兩者互相拮抗, 在遇到壓力情況時,交感神經系統會 加速作用,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 呼吸頻率增加,讓身體可以獲得更多 的氧氣跟養分來應付眼前的困難,在 壓力解除之後,副交感神經系統則會 調節因交感神經系統的緊張反應,使 得激發程度過高的生理反應回歸穩定 狀態。
吐氣時刺激副交感神經,能讓人感覺平靜
呼吸越慢、副交感神經越刺激,兩者相輔相成
目前使用狀況良好
正在改掉數息的方式,數吐出的時間就好
試了十分鐘的咖啡休息法,這樣練習似乎可以更快的入睡?
可以感覺到自己輕輕的打鼾。
現在在想,是要讓自己自然醒來(怕醒不來),
還是讓鬧鐘打斷自己?
今天的是用手環喚醒自己,下次用手機?用個輕柔的音樂試看看。
但又好怕睡過頭…
也許十分鐘的設定,正好!
某書上寫著,當他起床後,他的導師會問他,你起床第一口是呼氣還是吸氣。
我本來覺得這有點走火入魔了,但我現在懂了。
在頭兩天的時候,覺得自己漸入佳境,但今早起床的時候發現,昨天這種熟練的感覺消失了,突然變的不知道自己要怎麼呼吸!還沒有完全成習慣,隨時體察自己的呼吸。
有在工作、聽有聲書時,只觀注呼吸,不數息;
不戴耳機的時候,數息。
數息的作用是壓榨注意力,不要讓多餘的腦力胡思亂想。
而當幾種工作都在一起做的時候,尤其是學習聽書的時候,
再數息的話,工作反而不能專心。
我試著工作的時候,放慢,數息,效果最好。
而且要藉著慢慢數,讓步調放慢。
數英文單字、金句、人生格言,會不會有同樣的效果?
和荷歐波諾波諾的精神、慈悲心結合,
我以前嘗試,是把數息和格言結合,心中默念「我無所畏懼」加上一、二、三、四等等。
這很難,而且會有點機械化,讓呼吸刻意節奏化的感覺,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看到另一種方式,是直接在心中念格言,不數息也不觀注在呼吸上,真的就只是在心中默念。
這種完全的注意在默念的方法,還沒有試過。
更有耐心
像是拉筋的時候,會更以沉下心來
工作打掃的時候,比較能待著,不會有逃跑的衝動
感覺時間慢下來,心靜下來了
為什麼會有耐心呢?可能是因為定錨的關係,讓心不那麼急切了吧。
數息法是放鬆休息,火呼吸是準備戰鬥,兩者的適用地方不太一樣。
火呼吸可以用 HIIT 取代,如果體能允許的話。
相反要放鬆感覺比較困難。
冥想脫離不了佛學的思想
數息只是入門,期望自己能達到更高的境界;
目前看到的說法是,數息只是過程,習慣了之後,要忘掉,再專注在呼吸上。
數息的下一步是什麼?是不數嗎?我在其它的書上有看到過,就是不再數,然後觀察呼吸的進出。
還有是觀察呼吸在某一點的感覺,像是鼻尖;或是呼吸的過程順序。
數到十不用花幾分鐘,平時有空檔就可以練習,比方說等電梯、走路、上廁所;
我也在嘗試在日常工作、勞動中,也做這樣的練習。
有意識的關注呼吸,在吐氣的時候數一到十。
這應該是最簡易入門的冥想法吧。
可操作性強,效果明顯。
這樣放鬆,然後又喝咖啡、運動,刺激又放鬆,會有衝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