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
❓
📜
引言
改進自己是促成生命圓滿的不變之道。 —《觀呼吸》
不斷的進步,才能讓生命更加的圓滿。
把想做的事做好,越來越好,生活是不是也會更好呢?
而我想到,用「圓滿」而不是「美好」這個詞,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生命本身是破碎的、不完整的?
這讓我想起,朋友生了小孩之後,某次聚餐時說:「有了小孩,生命才有了完整感……」,然後一直叫我趕快結婚生小孩……
我們真的需要某種東西,才能叫完整嗎?
在另一本忘了書名,也是談禪修的書,卻是提到:「活在當下,安於現狀」;此時的自己是完美、滿意的。此時此刻的自己是最好的。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什麼都是談禪的書,會有似乎相反的立場?
追求圓滿、追求卓越、追求更好,和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是否能並存呢?
我覺得原文是一種追求卓越,或是說精進的動力和信念。而滿意現在的自己,則是一種心態,這兩個東西有辦法調合嗎?有辦法愛著現在的自己,還又不斷的追求更好、更精進嗎?
接受當下的自己,並不斷的精進
運動員,接受、承認當下的自己,是最好的狀態,每時每刻都是此時最好的自己,沒有藉口、後悔、如果。
每場比賽都是全力以赴,不會後悔,可以大聲的說我盡全力了!即使有失誤、有分心、有做錯的地方,也勇於承認和擁抱,並將之轉化為禮物,從中找出能消化的營養!
因為精益求精,所以此刻是最好的;在精進的過程中,就是完美的狀態,完美不是一個終點,是一個持續精進的過程。
就如我現在寫作,寫讀書筆記,筆記不是完美的,但是會不斷的更新精進,這樣不斷更新更正更好的筆記,才是完美的筆記!
完美和精進是可以共存的,完美不是終點,是永無止盡的精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