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
❓
📜
抗拒,是生氣的初始狀態。 我們對於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及品嘗到的一切事物,如果從中產生了「討厭」的抗拒情感,就會生氣。 —《阿魯老和尚教你不生氣的法門》
抗拒是一種被動的、初級的,保衛自己的機制。
而生氣則是主動的、更強烈的戰鬥反應。
從抗拒到生氣,是一條連鎖反應。
像是聽到對自己不利的評價時,第一反應肯定是不相信、對方誤會了或是覺得對方在亂講話;而如果這時本來心情就不好,再聽到批評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生氣的跳起來、指著對方發火。
這是情緒不佳時,容易生氣常見的狀況。
要怎麼解決呢?
首先要知道,禍從口出,傷人的話是收不回來的;相罵是無好話的,所以在察覺自己生氣時,千萬不要說話,不要太快說出任何的言語。
這時可以做深呼吸,或是數息到十,把整個情緒過程放慢、拉長,這樣就有空隙讓理智進來了。
開車在小路上,前方的車實在太慢了,這時我心中就會有一種抵抗的情緒,在抵抗這個不舒服、不耐煩的環境;覺得和對正常開車在路上的想像,產生衝突。脾氣不好的人,可能就會猛按喇叭、想辦法超車。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可以試看看「無常」,也就是認識到世間一切都是沒有決對、沒有一定是怎麼樣的。
開車就是會碰到這樣慢慢開的人,不會都照著你的期望,用你喜歡的速度在你的前後。總是有各式各樣的駕駛人,只是剛好碰上了而已。
要在本能的抵抗前,覺察到這一切;這讓我想到金凱瑞的電影,一個只能說 YES 的人,其實是很有啟發性的。
如果我對一切都說「好」呢?接受這一切所有種種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