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讀書法
從書中找答案
用搜尋的方式,也就是說先設定一個問題、再從書本裡找答案。
優點
- 合乎人腦天性
- 有目標和限制的吸收
- 目標縮小,有成就感
因為人腦運作,比較適合用搜尋匹配的方式,這樣閱讀的速度會比較快。 不重要的內容、和答案無關的內容就會被快速跳過。
只讀指定的資料,就不容易被帶偏和迷失其中;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就如進果園,心心念念「蘋果」、「蘋果」,告訴自己只要撿蘋果就好。這樣就不會因為看到香蕉、柿子、芭樂,而挑三撿四、浪費時間了。
只讀和問題有關的資料,很容易就能找出答案,寫下來,像這篇筆記一樣。
雖然字數不多,但整個架構是完整的;再經過修飾之後,就可以直接發表了。
這樣的讀書心得,簡單,而且有成就感。
操作方式
- 每一次讀都設定一個問題。
- 尋找相關的文字和標題,把這些關鍵字先記下來,先不要花時間理解。
- 填滿 9 ~16 個關鍵字
- 開始合併和理解,寫下 3~5 條重點敘述
- 說出總結,語音轉文字整理
- 重複再問其它問題
- 幾個問題下來,這本書也就讀完了。
- 尤其是比較厚、內容多的書,這樣分解讀下來,更有效率
我實際操作的不同點
用手機 Notion
因為我還是不喜歡用手寫,即使是手寫有那麼多的好處,但我覺得直接在 notion 上操作,是最省事的,因為一寫完就同步發表在網路上了,省了許多工夫。
關鍵字不限數目
因為大部份都是讀電子書,在電子書上面劃重點、整理分享很簡單,所以有看到覺得要劃下來的,就直接做記號,最後再一起整理上傳。
這些關鍵字,是提醒我,我讀過這本書,有那些東西是可以寫的。
也就是說,這些是寫作的提示。
分段閱讀
感覺一次要整理完一本書的關鍵字,壓力很大,實際上也很難做到,尤其是很硬的書、內容分散比較沒有關聯的書。
這時候我會分章節寫作,一次一個章節為目標,做極速閱讀。
不追求提煉出整本書的精華,有所得就好了。
參考與類似的方式
以問題為導向的閱讀方式、九宮格寫作法,都是同樣的原理。
問這本書的問題 讀書動機 看見和吸收拆開來 限時30分鐘和16個關鍵字 整理3至5個重點
複述心得念出來 線性搜尋讀書 讀書時不要念出聲 先寫下來再整理和吸收
框架學習法
什麼是框架學習法
是學習某樣學科,不是從頭開始,而是先打出一個骨架,再填充其中的血肉。
這類似極速讀書法,想要讀懂一本書,先挑出幾個關鍵字做為骨架,再想辦法增加血肉(用自己的話敘述一遍);把骨架血肉彼此串連(將書中概念的關聯性做連接)。
如果不是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