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戴上作者的眼鏡開闊視野|耳讀學習法 04

我發現如果堅持莫明的自尊,會影響讀書吸收效率!

《耳讀學習法》讀到一個概念:

用最快的速度,去相信並執行

的確,我認識的高手,一學馬上就試著去用,執行力很驚人。

我應該向他們學習,接受新事物的開放心胸。

▌要先老實,別太自以為是

學習新東西時,不應該先帶著偏見。

就像學習烹飪一樣,如果我一直堅持自己的習慣和做法;

像是能不能少點糖、少點油之類的。

這樣做出來的菜,肯定味道不對。

應該要先老老實實照步驟,先走一遍,再來改進。

而不是還沒動手,就先修改和評批。

這樣是學不好的。

因此,要讓學習更有效,要先老實全部接受。

▌不抱怨,多吸收

成功的人從來不會浪費時間去抱怨。

即使是再爛的書,也不會花時間去批評這本書是怎麼的不好。

而是會去尋找那本書中可能的亮點,或是藉此反思和警剔自己。

我記得樊登也有說過類似的觀點:

有些人會花時間批評一本書,來證明自己的優秀; 但真正優秀的人,從不浪費這種時間。

我相信,再怎麼不堪的書,在丟掉它之前,都能試著從中學點什麼。

也許不認同作者觀點,但也許其中的某些小篇章可以帶來一些靈感

或是可以學習作者寫作的架構,這個結構好嗎?

最差的情況下,還可以問自己,為什麼這本書讓我不舒服

是碰觸了我的什麼價值觀或是底線嗎?

▌最近讀到的例子幫助我反思

剛好最近讀到一本書可以做例子。

▌有名的《150 法則》

《150 法則》,原文書名是《How many friends does one person need ?》,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鄧巴數字提出者—羅賓.鄧巴 ( Robin Dumbar )。

這本書的特色是語言有趣,述事流暢。

但內容什麼的,我看過一遍想不起來。

打開書本、挑選章節,想要摘抄一些心得做筆記,竟然無處下手。

後來知道,這本書是作者投稿文章的合集,天生就缺乏一個主線連貫。

如果挑出一篇篇文章獨立來看,要探討的主題,也常被恢諧的字眼蓋住。

所以必須要花很大的力氣,研究書中一筆帶過的生物學、社會學和哲學去找出背後作者的意圖。

能很輕鬆的讀完,但想有所收獲,得花苦功。

得先真的搞懂這個生物學原理是什麼、作者不經意引用的例子是什麼?

像他提到很多位科學家、哲學家,如果不清楚那些人的背景,是看不懂作者的幽默的。

書的評價很高,但我就是不喜歡。

▌我不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用前面我寫過的話來問自己,我為什麼不喜歡這本書?

是文字不流暢嗎?不,如果停止思考的話,讀起來很快的。

是觀點不喜歡嗎?不,我連觀點是什麼都找不到。

為什麼找不到呢?可能是我基本背景知識不足吧。

只有這樣嗎?我再想想…

其實最不耐的原因,是覺得無法從中學到什麼,浪費了時間

想到這裡,我知道了,是我太急躁了

急著從書中能劃出重點,應用在生活中、能寫出來在網路上分享。

當無法用略讀的方式掠出重點,就有種趕不上火車的感覺。

所以對這本書才反感,接著因為反感更靜不下心來,惡性循環。

▌讓我更認識自己

到了這裡,我明白了,雖然這本書教不了我什麼,但卻讓我更認識自己。

知道自己在閱讀上有多急不可耐、多膚淺。

雖然嚮往流水式閱讀,但真正開始翻開書本,還是沒辦法像聽音樂一樣,隨意就能挑出喜歡的段落,然後全心投入其中享受。

所以我要學會放慢腳步,學會慢步在走不完的路上。

你看,即使是最糟的情形下,也能讓我們更認識自己。

原來自己討厭什麼、為什麼不喜歡這個。

即使這本書沒辦法帶給我們新知識,但也能引發我們的思考。

▌先相信、再反思

先相信我們正在學習的東西。

信任並相信作者,並不是要把自己的腦袋換成他的。

而是像戴眼鏡一樣,戴上作者的有色眼鏡,學會作者思考的框架。

其實這種有強烈個人色彩的作者,他的思考和眼光,正好做為一種模式、框架。

多準備這類工具、框架,就能讓我在不同的場合有更多的選擇!

❏ 20230606 初稿

❏ 20230609 修改

❏ 20230625 修改

▌筆記地圖

耳讀學習法
讓書本成為頂尖智囊團|三種學習與讀書計劃|耳讀學習法 01
困難的書先用聽的|用聽的複習|耳讀學習法 02
了解作者背景能提升閱讀動力|耳讀學習法 03
學習戴上作者的眼鏡開闊視野|耳讀學習法 04
重點速記
目標
解決什麼問題

沒時間看書

書本讀過就忘

作者群智囊團
擁有書作者的知識、能量、觀念
腦中有頂尖智囊團
方法
有聲書的選擇
想要效法的偶像
  • 學習他的方法和觀念,化為己用
  • 聽他的聲音和書,用這種方式耳濡目染
  • 模仿偶像是一種學習
  • 買有實際經驗的
  • 有興趣和共鳴的
  • 同類型的輪流重復
    • 磨出差異點
    • 共通點也是重點
有聲書的種類
  • 新知識
  • 個人經驗
  • 激勵
讓聽讀更有效果
聽之前先帶著問題
用解決實際困難的方式,從書中找答案
向作者求助
反復聽,是潛移墨化的改變方式
  • 會不知不覺吸收、改變想法
  • 聽了幾遍比讀了幾本更重要
喜歡作者也會喜歡他的書
對尊敬喜愛的人更能接受
批評前先讀懂

成功人士吸收與實踐幾乎沒有時間差

讀到佳句大聲念出來
聽完後要整理
作者建議用心智圖
我是用 Notion 的 Toggle list
方便收合
收起來只看標題還可以復習
書藉資訊

❏ 繁體書名:耳讀學習法:比「閱」讀更有效率的記憶法

❏ 原文書名:耳から学ぶ勉強法

❏ 作者:清水康一朗

❏ 更多讀書心得 https://alumeow.com/

❏ 找我聊聊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