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淺層社交|深度數位大掃除 00

停止淺層社交|深度數位大掃除 00

摘要

💡 極簡,是為了聚焦生活

💡 只做有意義的社交

💪 一天一次 FB

💪 一周一次長文回覆

❓ 長時間失聯的可能性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啟發

聽完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介紹的《深度數位大掃除》,主講人瓦基不但詳細的介紹了這本書,還列出了他自己的私房數位斷捨離的步驟。

我聽完之後,讓我想到這句話:

時間花在那裡,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花時間讀書,就會變成喜歡讀書的人;

花時間看電影,就會變成喜歡看電影的人;

花時間逛 facebook,就會變成喜歡逛 facebook 的人。

最後一種是最有罪惡感、最沒價值的事,也是我最不喜歡變成的樣子。

聽完說書之後,讓我思考如何要如何做,才能在生活中重新聚焦?

社交的改進

我想到,有一個地方可以改進:

停止淺層社交

之前我的每日待辦有兩個工作—在網誌平台和 FB 去串門子。

原本的想法是推廣自己的東西,露個臉、蹭個熱度。

但是我發現,雖然每天限制,只能花少量的時間去做這件事。

但一方面覺得時間太少做不好,流於表面;

一方面又覺得,寫得太多太長,很難寫又會造成心理壓力。

所以這件事變越做越累,不如趁著大掃除的時候,清掉算了。

我要怎麼做

我的計劃是這樣的:

❏ 個人 FB 每天只用一次,回復留言和朋友的狀態;

❏ 每星期只使用一次粉絲團帳號,寫有價值的長文回復。

就先試看看成效如何吧!

📜 20230702 初稿

三個月之後的後記

現在的粉絲團已經暫停好一段時間了,因為覺得寫一遍,又要在 FB 上再修改一遍 ( 臉書格式和其它都不相容 ),覺得太麻煩了。

連方格子我都懶得傳了。

現在只在 Notion 上寫讀書心得,自動同步到網路上發表;不管是修改還是新增,都很方便,省了很多時間。

把重心放在「寫」,寫了就等於發表了,有沒有人看,好像也沒有那麼重要?

至於個人臉書,還沒有辦法完全戒除,還在努力和練習中。

有用的資訊

❏ 瓦基的《深度數位大掃除》擺脫手機網路成癮,30天實踐心得範例

書藉資訊

❏ 繁體書名: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 原文書名:Digital Minimalism: 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

❏ 作者:Cal Newport

❏ 更多讀書心得 https://alumeow.com/

❏ 找我聊聊 facebook